反反覆覆
阿根廷的自然资源,比之智利更为丰富。甚至“阿根廷”这个词,原本就是白银的意思。
早从19世纪开始,他们就举全国之力投入农牧养殖业、被称为“世界粮仓”,人均GDP跃居全球第六。
富饶的土地给了当地人舒适的生活条件,但随之而来的惰性也是进步的最大障碍。
直到巴拿马运河通航后,阿根廷人才发现,自己虽然富得流油,国内产业结构却太过被动。
坐吃山空上百年,迟迟没有完成工业化,大量设备都被外国卡脖子。
再加上,30年代全球大萧条,许多国家 乌拉圭电话号码列表 进入锁国状态,物料价格暴跌,极度过于依赖农、牧、矿出口的阿根廷,立刻就萎了。
跟智利相似的是,面对经济危机,政府不仅毫无作为、居然还被军队推翻了。
经历十多年混乱后,1946年,贝隆当选阿根廷总统。
竞选口号是:反资本主义、反外国资本,拥抱贫民和工人阶级。
在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为了兑现承诺,贝隆大力推动各种产业国有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国外商品进出口,想要实现自循环。
某种程度上,这其实也算是闭关锁国。
无脑国有化的结果,就是企业的运作效率迅速下降、所有人都人浮于事,不仅给产业升级带来了巨大的阻力、竞争力也越来越低。
海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进不来,国内的农牧业产品也出不去,产业升级基本吿吹。
更关键的是,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差劲的同时,阿根廷的社会福利却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