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指出的第二个重大事件是脊椎动物

TG Data Set: A collection for training AI models.
Post Reply
Bappy10
Posts: 788
Joined: Sat Dec 21, 2024 5:31 am

我指出的第二个重大事件是脊椎动物

Post by Bappy10 »

(技术上称为后口动物)的起源。在大多数两侧对称动物中,神经索位于动物的前表面,消化道位于背部。杰弗罗伊认为,脊椎动物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需要翻转 180 度。我们现在知道,胚胎中的“背腹读出梯度”在脊椎动物起源时确实是颠倒的。这不是每百万年逐渐移动几度直到达到 180 度的问题。不,一个后代出生时就带有微小的形态发生基因变化,导致动物倒立——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让这个“充满希望的怪物”幸存下来并建立了一个血统。

这样,不仅两侧对称动物,后来脊椎动物也通过非达尔文事件诞生。就像牛顿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物理学一样,这两种生物变化模式似乎共存。大多数时候我们只看到达尔文进化论,但这只是自然选择对形态发生素的身体结构生成能力的微调效果的近似值。

在人类起源问题中,我曾指出,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腰椎的基本机械结构在 2160 万年前的早中新世在Morotopithecus bishopi身上发生了 180 度的翻转。从技术上讲,这种“隔膜神经转位”(SNT)是定义类人猿(人类形状)谱系的基本共源性(共享衍生特征)。

同源异型变化将水平体隔的位置转移到类人猿谱系中神经轴背侧的新位置。AG Filler - PLoS ONE

这似乎是一个非达尔文事件,导致了第一个具有人类身体结构的孩子的出现——在完全四足行走的“原康苏利”猿类家族中完全直立行走。在我最近的视频“人形进化”中,我展示了在莫罗托古猿之后分支出来的最早的类人猿群体之一中,婴儿做的事情与人类 BC 数据印度尼西亚 婴儿相同——他们自发地学会以双足行走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由于所有源自莫罗托古猿谱系的类人猿都有相同的脊椎转变,并且由于这两个相距甚远的群体都有自发以双足行走的婴儿,所以我指出,2100 万年前的莫罗托古猿婴儿可能也做了同样的事情——自发学会了以双足行走。

如果类人猿物种在地面或大树枝上的主要运动方式是双足行走(人类和长臂猿),我将它们归类为“真双足类人猿”,如果类人猿物种只是偶尔使用双足行走,但在地面上行走时主要以对角线或水平姿势用指关节行走或拳头行走(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我将它们归类为“后双足类人猿”(参见类人猿进化视频)。
Post Reply